《金华日报》2011年1月4日讯(记者 倪寒霞)临产前因为血小板骤降而陷入危境的市民闻琴华,在昨天上午顺产一女,母女平安。
丈夫郑清根抱着刚刚出生的女儿心情复杂,既有初为人父的喜悦,也有对紧急情况的后怕,更有对那些热心献血学生的感动。昨天下午,他联系《资讯三秒区》热线83186666,表达对好心人的感激之情。
临产孕妇急需血小板
郑清根夫妇都是浙师大的老师。妻子闻琴华怀孕已经超过41周。上个月31日晚上住进市人民医院待产。没想到,检查发现,妻子体内的血小板突然下降了很多。
“血小板数量只有正常值的一半左右,这意味着孕妇的凝血能力很低,万一出现大出血,情况就会非常危急。”医护人员说。
1月1日上午,专家会诊确定,孕妇已经过了预产期,当务之急是输入同血型的血小板,提高凝血能力,先将孩子安全生产下来。然而按照常规,用血小板要提早一天预约。市中心血站一边向丽水、衢州等地血站紧急求援,一边动员志愿者前来献血。
一个多小时200多个电话
孩子随时会出生,郑清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马上向浙师大的同事求援。同事帮他联系了值班的外语学院沈立煌老师。下午3时40分,沈立煌向学生发出了第一条求援短信。
“我接完电话就通过飞信App向几个班级的团支书和班长发了短信。”沈立煌发的短信很简单,告诉学生有老师临产需要AB血型的血小板,如果血型符合请联系他,如果不符合请帮忙转发。
消息传播得非常快,很多学生还将求援信息贴在微博和论坛上。6分钟后,沈老师收到第一条报名短信。一名女生说自己的血型符合,报名捐献。
很快,沈立煌的手机变成了热线,不断有学生和老师联系他。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血型,特意赶到校医院去检查;有的老师在东阳带队实习,询问是否有人报名,如果没人捐献的话,他愿意马上从东阳打车赶回来捐献……
4时10分,沈立煌带了第一批6名学生前往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。不过经过检查,只有一名学生符合捐献要求。此后,又有陆续几名学生赶到血站捐献。
到下午5时许,短短一个多小时,沈立煌收到了200多个电话和80多条短信。其中还包括不少从微博和论坛上看到消息的普通市民。
爱心血小板让母女平安
7时左右,闻琴华所需的血小板采集够了。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当晚加班将血液进行了成分分离。
昨天上午,市人民医院接收到了符合要求的血小板。上午,血小板输入闻琴华体内,孕妇进行了剖宫产。因为输入的血小板提高了凝血能力,母女平安。
“女儿出生时有3.75公斤呢。”郑清根激动地说,献血的好心人给了他新年里最大的感动。
链接:http://epaper.jhnews.com.cn/site1/jhrb/html/2011-01/04/content_1229519.htm